今天,好未来总裁白云峰在鲸媒体主办的“TEC2018教育创想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用AI推动未来教育》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主办方鲸媒体的邀请,让我今天有机会跟科技、教育和媒体界共同探讨“科技+教育”话题。我今天要讲三个事情——一个电影、一个故事和一个观点。

好未来白云峰:用AI推动未来教育-黑板洞察

《嗝嗝老师》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影片,看过的人可能寥寥无几。但作为教育从业者,这部影片是不得不看的一部好片,是触及到我们心灵内部的。

它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小女孩的故事,她患了神经系统疾病,肌肉会不由自主地抽搐,在抽搐过程中会发出一些怪响,类似于人类打嗝的反应,因此受到了身边同学和老师,包括他父母的歧视,甚至差一点中断学业。后来她碰到了一个改变她人生命运的校长,让他坚持完成了学业,一路获得了教育学理科硕士,走进了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她投递了无数简历,被18所学校拒绝,她的母校5次拒绝了她但最后接受了,后来她回到母校,人生诡异的故事就开始了。因为她的班是9F班,是贫民窟孩子和后进生的班级,对于她来说,是人生恶梦的开始,对于这一群学生来说,是人生真正的转折。

我想说的是,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有可能因为一个行为,成就一个孩子正能量的三观、改变孩子对世界观的认知。一个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可能让一个孩子充满信心,不经意的批评和嘲讽,会让一个孩子的心灵蒙上了灰尘,老师的价值就是如此。

这个,与“AI成就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在谈技术改变教育之前,我想表达一个观点,我不认为AI能从底层真正改变教育,爱才是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激发唤醒和鼓舞,技术可以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教师更应该关注激发、唤醒和鼓舞的方式。

而直到今天,对很多学生而言,无论高矮胖瘦、长相如何,我们给他布置的作业、学习的学科都是一样的。无论他想成为医生、律师、还是自由职业者,他在文理分科之前,所经历的教育是一样的。

在谈科技这件事之前,俞敏洪老师曾经说,科技不能改变教育的本质。我们在讨论科技之前,要讨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今天的思考方式,对教育的理解方式,会决定未来30年教育的发展方向,会决定未来的教育方式。以史为鉴,我想花一点时间,跟大家回顾一下中国课外教育30年走过的道路。

在过去的三十年,课外教育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看到了需求变迁、品质变迁和理念变迁。

好未来白云峰:用AI推动未来教育-黑板洞察

第一阶段,从1993年新东方成立开始,中国经历了留学的高潮,那个时候正在打开国门,教育为社会和人生发展所需;

第二阶段,当内需变成外需,2003年开始,学而思、学大、高思等课外教育机构成立了,这源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对于家庭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他们对教育的支出越来越多,更加渴望优势的教育资源;

第三阶段,互联网教育经历了很多年,真正的拐点应该在2016年。很多人说2013

年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元年,我不认同,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观测出,2013年连萌芽期都算不上,但是在2018年,互联网教育做的风生水起,无论是工具、内容还是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像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

好未来白云峰:用AI推动未来教育-黑板洞察

企业的成长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阶段,企业以运营为生,靠前端的服务和营销撑起了企业的发展核心引擎。

第二个阶段,随着行业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以研发为核心和驱动力,好未来和新东方是以研发为驱动的缩影。我们不依赖前台的服务和营销,把大量的研发、教研、技术、产品人员转到后台,用后轮驱动前轮发展。

第三个阶段,我们现在有很多“互联网+教育”、“AI+教育”概念,如果抛开表层看底层,教育从结果导向变成了过程导向。我们通过iPad、手写笔、视频交互,记录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数据,指导学生未来学习、优化学习路径。到目前为止,这可能在某个单维度,比如背诵、口述上实现,但是在教育复杂场景中,没有出现批量的以数据为核心驱动的第三代企业。但是在孕育过程中,有一些企业往这个方向努力。

第四个阶段,我们其实离智能很远,我问百度的李彦宏老师,自动驾驶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什么时候会比较普及?李彦宏沉思了1-2分钟,他说这个技术到成熟要有8年的时间。

因为民生需求的变化,在成长过程中,好未来自己也在改变。我们早期“用学习改变命运”,然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体系出现了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效果不明显,一个是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研发,“让学习更有效”。而在2013年到2017年,我们再度思考,什么是一个教育企业未来能够长跑的核心能力?我们认为教育理念才是最终的底层。但是在思考未来教育方式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技术、回避AI。好未来大概有四千名产品、技术的教研工程师,好未来有大概三万名员工,对于教育,我们是心怀敬意的,内心是很卑微的,教育改变起来并不容易。

我想讲一个故事,在这之前就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在好未来的课堂上,曾经有一个学生,他在上课的时候一直是低着头,老师提问的时候,他从来不回答问题,但是他的作业每次都是全对,老师就很奇怪,课后的时候老师跟他进行了一对一交流,他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后来这个学生害羞的说出实话,说老师你提的所有问题都不会,说作业为什么全对呢?因为我抄袭了,我不想让其他的同学笑话我,也不想让父母责骂我,所以我抄袭了别人的作业。这个老师听了以后非常的自责,他认为他忽略了对这个孩子的关注,这个孩子明明是跟不上课堂的。所以他蹲下来跟孩子说,他说是老师的不对,老师没有关注到你的学习有这样的问题,能不能以后老师跟你商量一下,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你都举手,当你举左手我就知道你会,当你举右手我知道你不会,但是你积极举手同学也不会笑话你。

这个场景其实在我们身边看到的很多的朋友、同学经常发生,后来这个孩子开始逐渐的举起他的手,会的问题变的越来越敢于表达和自信,不会的问题也开始去低头听完其他的回答以后沉思,并且沉思以后会跟老师有一个会意的交汇的眼神,他慢慢的开始有自信,并且他的成绩提升的非常好。

好未来白云峰:用AI推动未来教育-黑板洞察

这个是我想说的教育到底改变了什么?我们说他的技术上在技术维度上我们看到的一些核心的价值,但是教育这两件事情拆开来看是教和育两个事情,我们认为互联网+教育,AI+教育在技术上有机会将我们老师能够从传统的低质量低效率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他更个性化的关注学生的成长,我认为这件事情是AI的出发点,AI+教育的出发点,没有人能够回避这件事情。

有人对AI充满了憧憬,我稍微泼点冷水,我们看一下美国权威的对未来AI阐述和期望的表述,教育在10%到15%之间,未来教育AI改变趋势没有医疗健康、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电信来的那么简单,他认为未来3年会改变5%左右,我们再来看一下在教育领域当中AI技术领域当中,所有技术在AI教育中的应用曲线,这条曲线没有行业可以跨越过,教育会遵循同样的规律,所有的技术领域当中,AI在教育在所有曲线中还是爬坡阶段,没有低到谷底。所以我不敢过于乐观,即使好未来在不停的继续研发科技的实力,我们依然认为这件事情并不轻松。

我们再来看一下BBC基于牛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未来在英国的被淘汰概率,教师排在倒数第三位,被淘汰可能性只有0.4%,低于电话营销、客服、人力资源甚至低于演艺艺人、艺术家、建筑师。

所以任重而道远,但是既使是这样,因为我刚才说了中国的教育在世界教育之内教育有太多应该被改变的东西,所以我们相信技术的信仰和力量,我们相信在专业化的分工和有效的数据积累,在教育的黑箱中被打破,教育应该是前行的,我们所有行业的改变、革新和创新都有赖于我们内心的力量,如果教育这个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的话,教育在今天我们更加思考教育的方式和思考目前站在这个节点的方式,会决定我们中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式,这一点上我们责无旁贷,“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