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考的比较好”的学生们,成为这几日备受羡慕的对象,但现在还不是高考的终点。分数线公布后,考生们在报考环节才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尽管成绩已尘埃落定,但接下来的高考志愿填报,带来的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新的录取规则、就业趋势之下,选择和努力可能同样重要。

规则变化带来全新挑战

高考的一重难,是越来越多的考生参与。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两年超千万,2021年高考报考人数更是突破了历史巅峰,以1078万人成为历届高考报名人数之最。更拥挤的“独木桥”,无疑为这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考试增加了难度。

新高考逐渐铺开,又让报名、录取的规则发生了更多种变化。梳理新高考相关政策,自2014年起,新高考改革已逐步铺开,覆盖面逐步扩大。在2021年,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重庆、广东八个省份已首次举行新高考。

1078万高考生的下一个路口:填志愿,能否逆天改命?-黑板洞察

从目前各个省份普遍采用的新高考报考模式来看,“3+1+2”模式是一类典型代表。“3”代表的是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要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考试;“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进行考试。

新制度让学生有了根据兴趣与特长选科的机会,但也因此增加了志愿填报的复杂度。目前,多所大学已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每个专业均有对应的必选科目。

与此同时,新高考省份的志愿填报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湖北、广东、江苏、福建等地采用“院校专业组”法,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平行投档录取。河北、重庆、辽宁等地则采用“一个专业(类)+一个学校”为一个志愿,进行平行投档录取。

此前的高考,是以院校为逻辑进行投档,一所大学有文科和理科两条录取线,院校线上的各专业录取线差别往往不大。但对于新高考地区的考生来说,不能再如以前一样,将一所高校的所有专业都视为一个分数层次来考量。以专业组或专业+院校为逻辑的录取方式,意味着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分数线可能差别巨大。

另一个挑战是,分数已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考生所处的相对位置。新制度下不同的选考科目将考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因此无法仅凭考分来估算自己与其他同志愿竞争者的情况,选择院校、专业。

对于首次参加新高考地区的考生、家长,历年报考数据甚至已经很难作为参考依据。所有变化,都意味着在志愿填报时需要更细致的收集信息,并慎重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就业潜力的变迁,指引高考志愿新“风口”

高考之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结构变化,也在更层次地影响着高考志愿的选择。根据2019年艾媒咨询调研数据,高考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相比师资、“双一流”、保研率等问题,更关注的是毕业后的出口,即就业的难易程度和发展潜力。超过60%的受访者将专业就业情况列为必须考虑的因素。

1078万高考生的下一个路口:填志愿,能否逆天改命?-黑板洞察

但外部环境的高速变化,却让踩上高考志愿的“风口”并不容易。总结教育部逐年公布的就业“红牌”专业可以发现,被教育部亮起“红牌警告”的专业中,几乎所有2010年的“红牌专业”都在十年后完成了摘牌,成为就业市场渴求的人才。而此前并不算人才饱和的绘画、音乐表演、化学等专业,却在此后成为了就业“困难户”。

1078万高考生的下一个路口:填志愿,能否逆天改命?-黑板洞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是其中最有趣的例子。如果一个高考生在2010年选择了当年亮起红灯的计算机相关专业,2014年毕业后却能赶上持续多年的互联网高速发展期,获得不错的职业发展前景。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未来有着更高的不确定性。传统专业随市场需求而潮涨潮落,而新兴行业和市场催生的专业,成为大学专业潜在的下一个“风口”。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2020年,各高校新增了备案专业2046个、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此外,教育部更新了本科专业目录,社会政策、融合教育、量子信息科学、智能交互设计等37个新专业加入。

统计这次新增的备案本科专业,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是高校最热捧的热门专业,130所院校新增该专业,数量排名第一。排名其次的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共84所高校新增。新兴的热点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热度排在第三位,在2020年有62所高校新增该专业。

面对人生选择,用人打破信息鸿沟

对于绝大多数不熟悉新兴行业的70后父母们,提前判断出未来四年、甚至十年的风口,恐怕并不容易,仅仅依靠现有的报考、就业数据也很难做出决策。

针对这一痛点,百度知道推出的解决方案是“问一问”,试图用真人咨询打破志愿报考的信息鸿沟。“问一问”已宣布,在2021年5月11日至7月2日期间,向高考考生、家长提供高考咨询的免费服务,提供的咨询范围涵盖考生心理疏导、院校专业咨询、真题解析、志愿填报等各种高频需求。

以免费在线问答起家的百度知道,在今年4月上线新产品“问一问”,开拓了1V1真人实时问答的新品类。显然,百度知道对这一新品的期待包括了促进用户活跃度、使用频率,高考期间志愿填报的咨询需求,正契合了“问一问”这类咨询平台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

1078万高考生的下一个路口:填志愿,能否逆天改命?-黑板洞察

不可否认,相比传统的高考志愿咨询,依托百度资源与渠道的“问一问”,得以提供精准的高考类问答资源,并建立更多渠道触达教育类用户。  

首先在资源上,百度知道已累计用户数9亿,每天活跃用户超1.2亿,16年累计问答量5.9亿,每秒问答响应次数达6000次。而在高考志愿的垂直领域,“问一问”又扩充了四类答主的资源池。

第一类是正在招生的高等院校。“问一问”通过与中国教育在线合作,已在平台上邀请超过1400所高校招生办入驻,学生通过AI智能答疑服务,免费向高校咨询,高校提供权威性解答。

第二类是超过3000名高校名师、超过500多位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个人的专业意见。 

第三类是近万名重点高校在读学子,从学生视角提供报考建议。 

第四类,是“问一问”在今年高考期间专门邀请的明星答主和专业大V,包括医学专业答主陶勇、法律专业答主罗翔、演艺行业代表关晓彤、心理学专家魏坤琳等。  

显然,“问一问”的高考问答布局,意在赢得新一代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和信任感,也用个人划的经历、观点给焦虑的考生们一颗定心丸。  

在渠道上,我们看到“问一问”的显著优势是实现了全百度平台的覆盖。  

在“问一问”的外显上,已经能够看到问一问的提问入口覆盖百度搜索、百度APP、百度知道、好看视频、百度直播。对于具体的用户操作,用户可通过百度App搜索 “问一问”,点击“高考咨询”,即可与专业回答者进行一对一在线实时咨询服务。而在百度直播、百家号等平台,用户可通过“问一问”向内容作者提问,直播博主、百家号内容创作者,也可以用“问一问”接单回答各类问题。  

从用户端的反馈来看,“问一问”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已经收到了正向结果。高考开始后,“问一问”的数据就已经呈现每天翻番增长。而在分数、分数线逐步公布后,学生、家长对志愿填报咨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预计将继续呈现上涨态势。  

在高考志愿填报之后,“问一问”的下一个挑战是能够最终塑造长久的使用习惯。至少从目前的态势来看,“问一问”的信心可谓持续走高。  

对于教育咨询和更多赛道的咨询服务,“问一问”打算要继续加码,升级新的服务形态。在未来的升级计划中,“问一问”将布局更多次、高频率的咨询,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在未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咨询服务闭环。  

对于教培机构乃至教师KOL而言,新入场的“问一问”也并不是一个竞争者,而是一个潜在的赋能者。  

面向B端机构,“问一问”在近期承诺,为入驻的合作伙伴提供流量支持、收入激励,以及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教育机构和个人入驻百度知道“问一问”之后,可进入更大的流量池,还可提供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满足“问一问”平台上教育类用户的需求。

结语

新产品的加入,让高考学生、院校专业、就业选择建立了新的链接,这不仅满足了当下填报志愿的需求,也打开了教育服务的新局面。

观察“问一问”的破局案例,更值得期待的是更多跨界者走进教育、提出崭新的解决方案,为学生们打开更多扇窗,交给他们更多选择、掌控、改变人生道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