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正式发布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为探索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如何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助推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编写了《2025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并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以及《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承办的第七届智能教育论坛暨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2025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发布仪式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钟晓流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陈丽教授,原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教授,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聂小林,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刘邦奇教授共同启动。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北京大学汪琼教授,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孙波教授,北京大学贾积有教授,西南大学刘革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郭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张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温州大学王佑镁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杨现民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许林,蚌埠市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段元丽,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熊秋菊,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等现场400余名参会人员共同见证。
《2025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是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与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的重要合作成果。蓝皮书编写工作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历时逾九个月,历经总体策划、案例征集、初稿撰写、统稿修订及专家评审等关键阶段。蓝皮书以近2万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调研为基础,对超200个实践案例展开分析,并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政策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政策、行业、实践等多维度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蓝皮书共分为8章,内容方面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关注技术赋能。蓝皮书围绕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学、研究及教师队伍治理等教师发展的核心场景,结合大量实践案例分析,从技术赋能视角深入分析并系统梳理了AI在实践中的作用。
二是聚焦素养提升。基于AI应用实践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新挑战,蓝皮书剖析了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相关要求,从培训、评价、教育实践等关键要素切入,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三是强调智能向善。蓝皮书立足科技革命和教育综合改革实际,深入探讨了教师应用AI和引导学生应用AI中应遵循的伦理安全要求,并梳理了人机协同背景下引发教师关切的热点问题,以激发教育工作者同步思考,助力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生态构建。

据悉,《蓝皮书》所描绘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的蓝图与路径,正在通过如“星火教师助手”这样的创新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落地实践。目前,星火教师助手已覆盖全国4000余所学校20万余名教师,教师在日常备授课及各项事务性工作中实现常态化应用。北京人大附中、广东广雅中学、合肥七中等学校,利用星火教师助手探索“师-AI-生”人机协同教学应用与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