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未来网教育

作者:谢深森

在一个教育行业内部交流会上,有人提出“如何应对三个月一收费”的问题。

“分期服务?”有人提出可以借助第三方贷款平台,平台会一次性支付全款给机构,但家长们只需要按月还款。

“买三个月赠送优惠课程?”有人表示可以签订三个月的合同,把收费提高,附赠家长系列优惠课程。

......

讨论还在继续,但规范的步伐不会停止。视觉中国资料图。

在又一轮线上教育规范细则出台之前,在线教育平台猿辅导关停了在线1对1辅导业务,回应称,为解决平台难以禁止的公立学校教师兼职问题。

培训机构整治风整整吹了一年,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培训机构整改数据中,全国401050所校外培训机构被摸排,272842所存在问题,已完成整改269911所,整改完成率98.93%。

这样的整改风暴,线上培训也难以幸免。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一位在线教育从业者转发此消息,认为在线教育的前景相对明朗。

但这并没有缓解业内对于“监管”到来的焦虑。

线上监管已经到来

早在2018年4月20日,已有相关政策涉及到在线教育的办学资质问题。

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到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前款规定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及职业资格培训或者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应当取得相应的互联网经营许可,并向机构住所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办学许可。

对在线培训的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在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培训机构。

这则通知,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在线教育由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的分水岭,也是在线教育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开始。

不仅如此,通知下发后,在地方两会上,关于在线教育的规范也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透露,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教委将重点“治理”线上培训机构。

线上培训监管已经到来。

目前,已有部分线上监管规范,如线上培训应该在晚上八点半之前结束、收费不能超过三个月、不能存在无证无照还在开展培训的机构等。

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也提出,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步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备案,同时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视觉中国资料图。

“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培训机构”,这是否意味着线上线下规范一视同仁?

有业内人士认为,线上规范也应该结合线上的特色和优势,照搬线下规范不合适,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线上监管难度更大。

线上监管难在哪儿?

梳理已经出台的线上培训规范规定,不难看出,目前已经出台的部分涉及招生、收费和内容等。

可是对比线下培训,如何把规范落到实处成了难题。

线下培训机构违规可以关停整改,线上怎么办?封了一个网址或链接,培训机构可以随时更换另一个,甚至可以通过微信传播消息,临时在直播平台建立账号,把学生转移进去。

据了解,很多线上培训机构的直播课程可以回看甚至缓存,直播的时间固然可以按照相关规范,固定在晚上八点半之前,但学生们仍然可以在八点半后打开课程视频,反复学习,不受时间约束。

线上培训规范同样难以落实的还有,禁止公立学校教师在培训班授课的相关规定。但隔着一个屏幕,如何判断授课的老师不是在校教师?

虽然要求公布教师的姓名和照片,但是如果上课的学生远在千里之外,家长和培训机构也很难摸清这位老师是不是公立学校在职教师。在线上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样的场景并非不会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已发布的文件,目前有两项规范相对比较有效力。

其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8月份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规范收费管理,要求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其二是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线上教育来说,不管是收费不超过“三个月”还是“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都有明确的时间,相对其他举措更具效力。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同样认为,线上培训监管的难度主要在于培训机构资质、教师资质(包括有没有虚假宣传?公办教师兼职?)、课程质量评价、不满意退费的监管和惩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了也谈到了线上监管落地难的问题。

熊丙奇认为,相比于实体经营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在线教育培训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像场地与师资问题,在线教育培训只要有直播教室即可,甚至可以由教师在家上课,师资则大多由平台“包装”为“名师”。

而目前针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有证有照+教育备案+风险准备金制度”,对于有证有照的教育培训机构来说,没有什么问题。“破产关门、超前教学更多发生在无证无执照的教育培训机构身上。”熊丙奇说,正是由于“无证无照”,这些机构不可能按要求备案,导致监管部门不知道其培训内容,由此无法对其进行的超前教学加以监管。

规范应当线上线下一视同仁吗?

“线上和线下无疑必须一视同仁。”

“关于线上线下从监管当然应该一视同仁。”

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南华大学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先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欧阳爱辉指出,线上监管的区别在于虚拟的互联网空间导致监管难度加大。对于培训服务具体内容、培训人员资质、培训效果等等应该属于重点监管范畴,但考虑到监管的广泛性,在线上监管中还应注重对相关人员通讯自由、隐私权等的保护。

熊丙奇表示,对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办理办学许可证,有场地要求,而线上教育培训则不需要那么多场地,如果还把场地作为获得办学许可的重要条件,这除了挡住一批经营者之外,还让培训机构只关注获得证照,而不重视质量。因此,要实现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全面规范治理,把所有教育培训机构都纳入监管,需要有新的监管思路。

“培训机构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体,走的是市场机制,而且客观来说,培训机构也是就业途径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永安认为,线上教育可以突破线下教育场地、资金、时间等限制,应该适当放松鼓励这种突破。

储朝晖更关注“从技术角度对线上培训进行监管”能否实现的问题。“如果是我们采用互联网的手段进行监控,进行及时限制,那么就像是在线上培训方面把互联网变成一个局域网,互联网的价值(在线上培训方面)就没有了。”

采取密不透风的监控技术手段,不仅难以落实。而且所花的成本,包括人力、技术各方面,要远远大于对管理和评价进行改革的成本。储朝晖跳出线上监管,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考:产生大量培训机构的原因在哪里?

“这个原因事实上是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和我们教育评价权力过度集中,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储朝晖说,到底是采取一个能够弥补所有互联网(监管漏洞)的技术来监控线上培训机构,还是更好的去改善我们的评价和管理?

记者:谢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