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变化,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教学活动等方面的意识、能力和责任都在做加法。如疫情期间所要进行的线上教学,熟练应用学校所配备的各类硬件设施、应用智能阅卷系统、题库系统等等。

曾几何时,一方台、一戒尺,就是老师的全部“身家”,后来,先生变为老师,老师成为教师。赋予教书育人者的责任越来越大,对教师以及教师教育等持续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数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哪些变革?“铁饭碗”之一的背后是怎样的?

01

“一呼百应”,

数量比质量更重要

建国初期,中小学师资匮乏,为了在短期内快速地充实中小学校师资,教育部发文要吸收和动员各地城乡失业知识分子、文教干部、年龄较大的毕业生等充任中小学教师。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短缺的紧要问题,但却导致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整体很低。据统计,1953 年全国中学教师中,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的人数占高中教师总数的 13.8%,占初中教师总数的 46.5%;中师、高中及以上学历程度毕业的人数仅占 13.5%。

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张萍向我们讲述,在她所在的乡村小学,1978 年,有能力的老师陆续考上中师班(即中等师范学校)进行学习,教学岗位空缺,高中毕业的她在经历了几张卷子的简单考核后,就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在《围城》中,曾有这样的表述,“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当时,教师还没有摆脱“臭老九”的名号,不吃香,没有现在受人尊重。据张老师表示,基本上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就可以去当老师。上岗后也没有培训,全靠自己摸索。

​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黑板洞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省、地、县、公社、学校五级联合的教师培训体系形成。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自学、校本培训、学习教材教法的短训班、举办讲座或座谈会、系统进行高师、中师课程培训班等进行培训。但受地域限制,许多“先进”的培训形式在乡村无法开展。张老师想要学习,就必须每天往返八里路到县里进修。

20 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全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是教师工资的严重拖欠,中小学发展缺乏后劲。那时张老师的工资由 250 斤小麦和每个月八块二毛钱构成。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8 年全国教师的平均工资,在 12 个行业中排倒数第一;1988 年稍好了一点,排名上升,变为倒数第三。为了改善小学教师生活待遇,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1987 年,国家提出全国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提高 10%。张老师的工资逐渐由八块多涨到十五块、三十块、六十块、一百块……而在“脑体倒挂、全民经商”的潮流中,“下海”经商的教师也不在少数。

02  

“科班出身”,中师不再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中师生朝着城乡小学输入,以缓解教师资源短缺问题。有数据表示,1952 年,中等师范学校中,短期培训班招生人数达 65%。

实际上,从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已经形成了以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大学为基本架构的师范教育体系,承担着为普通中小学等培养和输送各类师资的任务。而 1949 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有 610 所,独立设立的高等师范学校仅 12 所,学校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师范校内师资同样紧缺。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 1958-1960 年,中等师范学校急速扩张,三年增加了 1372 所。但短期内的迅速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

​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黑板洞察

在那个毕业包分配的年代,师范院校招收的学生入学起就明确将来从事教师职业。通过普通文化科目、专门科目、教育科目、教育实践等方面的训练,毕业后统一分配到中小学工作。独立封闭定向型的培养模式有助于提供稳定的师资,快速满足社会对教师的急需,大幅攀升的师范学校数量,带来了充足的师资,彻底解决了建国初期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黑板洞察

但当时校内教师培训系统、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知识构成片面化,培养出来的教师质量不高,尤其是在 90 年代时期,难以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师范教育因此逐渐由定向型转为开放型,师范院校升格、合并等趋势逐渐明显,综合院校逐步参与师范教育。师范专业在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体系中的独立地位逐渐被取消,师范专业的特性逐渐被弱化。

到 2005年,我国教育学院数量由 1981 年的 279 所下降到 80 所,教师进修学校数量由 1980 年的 2696 所减至 2022 年的 1703 所。教师门槛硕士起步、博士入职小学老师……不止师范教育,各行各业从业者学历层次均有所提升,中师处境尴尬。以北京为例,早在 1999 年,北京市就停止中师招生,小学师资入口标准从大学专科分布提高到大学本科。到 2008 年,中等师范学校缩减至 192 所,高师院校则增至 139 所,全国范围内的中师学校纷纷在“撤并挂升”的转型改制中逐渐退出了教育历史舞台。

03

学历“补足”后,

“互联网+”时代来袭

如果说 20 世纪是教师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时期,那么到了 21 世纪之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突破技术不断涌现,重构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课程教学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教育理论、培训与培训模式等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2001 年,“教师教育”代替“师范教育”,标志着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将在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基础上,推动教师教育整体朝着可持续化、终身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时代洪流于 2003 年第一次现在张老师身上,电脑、投影仪等新奇事物开始出现在校园中,学校组织老师学习研究先进设备。这一时期,全员教师岗位培训的要求是每五年不少于 240 学时。培训以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学成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通过投影仪,孩子对知识易懂,熟练使用投影仪的教师,更容易获得表扬,成为优质课范本。

虽然在如今的各阶段课程当中,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并不能完全取代板书等教学形式,但在当时,其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中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并持续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又如 2020 年后开展的“停课不停学”,无数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如何利用会议软件等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活动。

​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黑板洞察

除软硬件设施方面的改变之外,新世纪之后,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教师的职责不只有“教书”,更在于“育人”。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教师资格制度的时效性,教育部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的工作纳入到了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计划中。也就是如今人们所熟知的“教资”。

04  

大学生凑学分,教师也需要

2011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从培训任务、机制建立、学分登记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对“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提出要求,教师在 5 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学时)的培训课程,如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不少于 120 学时,在职教师岗位培训每 5 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 360 学时,所有班主任每 5 年须接受不少于 30 学时的专题培训。教师所必需接受的岗前岗后培训学时不断增加,并且针对不同岗位教师还需有额外的专项培训。

​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黑板洞察

但也有部分教师表示,学分制度下的教师培训在上课、批改作业、配合学校检查、参加实践活动等等工作之余,少有时间精力去完成非教学任务,尤其是如张老师一样的年龄较大教师。另外,虽在“国培计划”的支持下,教育政策、经费有意向贫困及偏远地区倾斜,但部分高层次培训还是难以在这些地区开开展。培训形式大于内容,依然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不过,随着学分考核制度的不断深入,教师培训体系灵活多变,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于该制度的认知加强。同时,基于互联网发展,以文本、光盘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形成的培训课程资源“超市”持续扩充,“送培到县”等项目活动普遍开展,让低线城市中的教育贴近一线教学活动,接受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使“进修”不再只是听课。“往返八里路进修”的情况,不复存在。

结语

从“中师、专科、本科”,到“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师教育在近四十年中得到跃升。无论是教师学历层次、教师素质能力,还是专任教师数量,在“国培计划”的支持下,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由“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