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日前,课间 10 分钟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舆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热议探讨,教育部也于近期做出相关回应。与此同时,在其成为新闻“爆点”的背后,就餐仓促、午休缩短等更多被禁锢住的学生时间,同样需得到关注和重视。相关部门需要思考和审视,在教书育人的腔调下,该如何保障和尊重学生合理的时间权益?

01

课间10分“爆点”的背后,更多消逝“自由”需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社会关于“课间 10 分钟”的讨论从未停歇,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关注到学校“消失的课间”这一现象。2019 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 1908 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有超过 3/4 的受访家长表示,“安静的课间 10 分钟”的现象在他们孩子所在的中小学普遍存在,其中小学校园中存在的比例为 77.2%、中学也有 69.8% 的占比。

然而多年过去,其依旧是困扰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的一道难题,矛盾难以调和甚至愈演愈烈。目前,有些学校明文规定学生课间不能到户外进行活动,更有甚者要求学生除去洗手间外,不能随意出教室活动。这些规范详细规定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范围、活动种类、声音大小,同时还明确班主任的监督职责并与班分的扣罚挂钩,给出的理由是课间自由活动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等。

课间10分钟争议背后,或是学生更多消逝的“自由”-黑板洞察

某种程度而言,此次关于课间 10 分钟的争论乃至出圈,更像是对学生在校时间权益的探讨和反思。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在校自由时间的“缩水”,已不仅仅体现在当前被火热讨论的课间 10 分钟环节,在许多细枝末节的地方也在悄然消逝。

就在前不久,河北衡水某初中学生家长爆料,称由于学校时间安排的进一步压缩,导致学生午餐时间需在 20 分钟内完成。此消息一出,便引来众多网友关注,纷纷对学校的时间安排进行了声讨,指出学校管理方式欠缺合理性和人性化。

此外,在许多寄宿制学校中,有些学校已经缩短甚至取消了学生正常的午休时间,转而在教室中上所谓的“午自习”。即使是一些安排正常午休的学校,也会出现类似“提前 10~20 分钟到教室”的要求和规定。虽然这些时间压榨看上去不多,但这种“前边掐一点,后面占一点”的做法,在学生本就不宽松的课余时间面前就显得尤为扎眼,导致其自由活动时间少之又少。

02

学生时间自由,为何这般难实现

事实上,关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及活动自由,相关部门早有出台过条例规定。其中,《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要求,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受限于时间安排、管理方式、教育理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合理的时间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以课间 10 分钟为例具体分析,首先学生课间时长本就非常有限,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一般只有 10~15 分钟左右。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需要完成休息活动、上厕所、讨论问题等需求,几乎难以完全满足。再加上教师拖堂等不可控因素的出现,时间还有被进一步压缩的可能。

课间10分钟争议背后,或是学生更多消逝的“自由”-黑板洞察

其次,学校硬件设施的相对不足也是限制条件。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的同时,致使一些学校很难提供适当的设施或场地供学生进行自由活动。缺乏足够的操场、运动设施或休息区域等,自然会限制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进行各种活动。据一些学校教师反映,不少城区学校教学楼建得比较高,对于只有 10 分钟的课间而言,学生跑上跑下电梯不够用,楼道狭窄容易产生拥挤踩踏风险。

而场地有限、人员密集则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及校方的监管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监督学生的行为和活动,避免学生活动时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对此,河北某县一小学教师表示,一旦学生课间活动时出现磕碰等意外情况,校方不仅需要向家长道歉,还可能涉及经济赔偿。为此,学校干脆强调课间纪律,减少孩子外出活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不少家长则认为,约束孩子课间活动是校方为了方便管理的手段。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课间被过分约束的做法违反教育部规定,是学校管理粗放、懒政的表现。严格限制中小学生课间活动范围、活动强度,虽可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但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教育理念及方式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学业成绩,学生可能面临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高期望和压力。这种高压下,学生很难真正享受到自由和放松,为了学习而舍去一些时间自由甚至是身心健康似乎也是“天经地义”之事。长此以往,这种时间挤压似乎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03

制度规定只是表面,更在深层观念意识

针对此次“课间十分钟”所引发的舆论,已有不少省市发文高度关注。成都市教育局于近期印发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家校协同、校内校外衔接合理安排中小学行课时间、课间休息、午休时间、课后服务、就寝时间,把课余时间留给学生。天津市教委进行答复,称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不少于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除大课间外,确保小学生 15 分钟课间活动时间、中学生 10 分钟课间活动时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则在回应中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同时,将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室外场所设施排查和人员值守,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让孩子们快乐放心活动。

课间10分钟争议背后,或是学生更多消逝的“自由”-黑板洞察

相关教育人士认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指导意见,通过督导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把课余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游戏的技能指导和安全教育,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而在校园管理规范、校内设施安全到位的情况下,出现校园安全问题时,社会和家长不能一味将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由政府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规范处理校园安全事件的工作机制,降低学校与家长产生直接矛盾的概率。

可见,保证学生的时间权益需要相关部门携手合作,以及家长的互相理解支持。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论何时我们都应时刻保持严谨的时间观念和权利意识,不能因为学生的天然弱势地位,就随意侵占其合法权益。作为学校和教师,应不断加强时间优化管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有益活动的同时,采取增加防护设施、派设巡查教师等安全措施;而家长也应充分理解、信任学校和教师,出现问题积极沟通,依法理性维权。

结语

总的来看,学生的时间管理分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和理解。但可喜的是,随着社会大众的持续关注以及相关文件的不断出台,学生的这部分权益正在逐步得到重视,距离实现合理的“时间自由”或许已经不远。